中草药百科

大苞叶千斤拔的药理作用、功用主治
- 大苞叶千斤拔的药理作用详解
- 大苞叶千斤拔的识别方法
我们为您提供了关于大苞叶千斤拔的全方位知识。从药理作用到功用主治,再到植物形态,我们致力于为您呈现最准确、最全面的信息。无论您是中医药爱好者还是专业从业者,这里都是您获取大苞叶千斤拔知识的首选之地。

大苞叶千斤拔
(《贵州草药》)
【异名】麒麟尾、山萝卜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大苞叶千斤拔
小灌木,高50厘米左右,密被褐色柔毛。叶互生,矩卵形,长4~8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,全缘;叶柄短,柄上具密毛;托叶披针形,有隆起的脉,边缘有毛。总状花序;贝状苞片,扁圆形,长15~18毫米,宽30~42毫米,先端截形或圆形,少有急尖,有时微凹,内有桔红色的腺点,脉上有长毛,边缘被毛,外面脉上有疏毛;萼片披针形;花冠玫瑰红色。花期10~12月。
生于向阳山坡.分布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本植物的叶(大苞叶千斤拔叶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
【性味】性寒,味辛微苦。
【功用主治】清热利湿,健脾补虚,解毒。治红、白痢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O.5~1两。